
椅子山土地里的春风曲
- 发布时间:2025-02-14 07:58:00
- 作者:mile体育米乐
- 发布时间:2025-02-14 07:58:00
- 作者:mile体育米乐
从七〇七沿滇缅公路往怒江方向走约5公里,右转拐进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很多个回头弯之后,钻过两棵百年大榕树站成的垭口,眼前豁然开朗绿野环绕之中,施甸县太平镇椅子山村静卧在大箐山头,古木参天,屋舍俨然,给人闯入世外桃源的惊喜。村民说,椅子山这一个名字,源于它的位置和形态,从东山看过来,背靠大山,左边有扶手,右边有扶手,像把太师椅,周边还有七座小山拱卫着村庄,祖祖辈辈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椅子山村有6个村民小组,235户人家,非流动人口达1839人。人不少,村子就特别大,从村头到村尾,一个小时没逛完。一棵500多年的黄连树站在村口,像一尊树神护佑着全村。前面十几米,又是一棵500多年的丁香树,直破云天的枝干,显示着蓬勃的生命力,低头,草丛中还可发现季节遗留的小丁香。村里的大爷说丁香开花的时候真香呀,白花花一树,一个村子都是它的味道。村子里最多的古树是锥栗树,有十四五棵,大多是几百年的,它们卫士似的站在路边,每一个进村的客人,都会惊讶这些古树的存在。www保山日报网_
椅子山地处怒江边,因独特的雨量、土质、光照等条件,大箐山头下种植的蚕豆、豌豆、苤菜、洋芋、藠头等蔬菜品质一流,成为人类追求生态与绿色蔬菜的首选。我在村子里逛的时候,从村头到村尾,见到的是生机盎然的生活景象。坡地里大片大片的蚕豆粒粒饱满,油菜花引得蜜蜂嘤嘤嗡嗡。菜豌豆已过采摘旺季,但也有村民在采摘。一对姓杨的夫妇种了3亩,一个冬天卖出了1万多元。www保山日报网_
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讲从前和此刻生活的变化,皱纹被春风吹拂着,那是深深的满足。www保山日报网_
在椅子山,流传着这样一句充满生活智慧的民谚“好个椅子山,洋芋苤菜一锅汤。”这句谚语不仅描述了椅子山独特的地理风情,更反映了椅子山人民与洋芋之间不解的情缘。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洋芋是椅子山人生存的重要作物。那时的椅子山,交通闭塞,没有公路,外界的物资难以进入这片山区。于是,椅子山人依靠着自己的勤劳,靠人背马驮,穿越崇山峻岭,将洋芋运到坝子,换取珍贵的大米来维持生计。当大米不够吃的时候,洋芋也填饱了椅子山人的肚子。因为椅子山洋芋香软粉糯,在十里八村富有美名,于是有了这样的谚语。www保山日报网_
如今,随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椅子山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句曾经饱含艰辛的“好个椅子山,洋芋苤菜一锅汤”,也悄然演变成了新的版本“洋芋苤菜一锅汤,煮点火腿就更香。”这不单单是一句谚语的变化,更是椅子山人生活质量提高的体现。现在的椅子山人,已不再为温饱问题而发愁,他们开始追求更为丰富多样的饮食体验。而洋芋这个老朋友,如今依然在餐桌上占据着重要席位,但与之搭配的食材却变得更丰富,而椅子山的火腿焖洋芋更是声名远播。www保山日报网_
在椅子山,除了洋芋的故事,还有诸多农特产品的蜕变传奇。www保山日报网_
提起“保玉7号”,保山及周边市区几乎是家喻户晓。“保玉7号”作为保山市农科所张述尧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自1997年审定通过以来,便以其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特点在山区生根落户。椅子山农民喜欢它,是因为它株高适中,穗位整齐,籽粒饱满,淀粉含量高,不仅适合作粮食作物,还具有较高的饲用和加工价值。“保玉7号”玉米制种就在椅子山半山腰一带,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方法。www保山日报网_
在近20年的岁月里,经典的“保玉7号”历经数次精心改良与创新,迭代升级到“保玉10号”,这一蜕变不仅是保山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也是这片土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写照。www保山日报网_
谈及农特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土”,然而这恰恰是农特产的独特魅力所在。椅子山的青蚕豆凹加澳小绿豆,便是凭借这份“土”味,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土特产。www保山日报网_
凹加澳小绿豆是保山澳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产品之一,公司种植基地大部分在太平镇椅子山村和周边村子,小绿豆种植培养面积3000多亩,公司为这些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同时建立了“牛文武专家工作站”,对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进行培训。2020年以来,公司在收购小绿豆时发现,由于市场行情报价不稳定,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企业决定建设一条小绿豆加工生产线,提升小绿豆的附加值,让农户收入有保障,也让土特产走得更远。公司2023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生产线,通过保山技师学院的专家团队和公司邀请的相关专家团队的技术创新和调试,于2024年1月正式投入生产。整条机械化生产线公斤小绿豆,产品上市后得到众多购买的人的认可,也打开了产品的销售经营渠道,小绿豆卖到西安交通大学,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卖到北上广。仅2024年,公司就收购了鲜蚕豆2000多吨,干蚕豆200多吨。www保山日报网_
椅子山的藠头同样独具特色。椅子山的藠头之所以美味,除了这片土地独有的肥沃土壤与适宜的天气特征情况,更关键的是当地独特的种植方式。与许多地方传统种植习惯不同,椅子山的藠头遵循一种更为自然与智慧的培育之道。www保山日报网_
在每年的8月至9月间,当藠头成熟之际,它们并非立即被农户栽种回土地,而是被精心挖掘出来,挑选出适合做种的精品藠头,在家中阴凉处进行2至3个月的“休眠期”风干。这段时间里,藠头种子仿佛在进行一场深度的修养与恢复,为接下来的生长蓄积力量,直到11月至12月,这些经过充分“休眠”的藠头才被重新种植到地里。此时,它们已经蓄势待发,能够更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种独特的种植方式不仅显著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更使得藠头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孕育出更加饱满、脆嫩的果实,所以椅子山藠头远近闻名。本报记者 刁丽俊 通讯员 杨嵘平www保山日报网_
版权所有◎mile体育米乐-app官方网站-M6手机版下载 网站建设:mile体育米乐 北京 京ICP备2021029137号-1